2024年专业志愿服务周(ProBono Week)期间,博能志愿基金会联合行业伙伴发起了首届志愿服务技术大会,旨在探讨新时代志愿服务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挥技术在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过程中的优势,进而提升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参与志愿服务的便利性、活跃度和影响力,携手贡献专业力量、激发志愿精神。
为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科技共创更多应用空间,博能志愿基金会启动“志愿服务技术创投计划(VTV)”,通过知识技术研发与分享、服务捐赠和配捐资助,促进两企三新志愿服务与中国新时代大社会工作更好地融合发展。本计划设置#志愿服务技术#专栏,分享国内外志愿服务知识技术,及行业发展的最新报告和优秀实践案例,赋能与激发志愿服务参与者们更多交流合作与服务创新,在服务中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全球风险社会治理贡献中国志愿的力量。
本期分享的是2024年专业志愿服务周期间,联合多家行业伙伴共同征集产生的专业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实践案例之一,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天使为老”志愿服务项目,以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为依托,构建“1234”志愿服务模式。其志愿团队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发挥校企、校地共建优势,开发多元实践阵地,在志愿者管理上成效显著,为职业院校参与公益服务、助力老龄化社会提供了范例。
【专家意见】
专家:彭艳(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长)
意见:该项目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服务老年群体,既发挥了大学生专业技能,又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有效整合医疗机构和社区资源,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基础条件并实现常态化。在志愿者招募储备和激励方面表现突出,值得推广。
一、项目概要
“天使为老”项目始于2020年7月,受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领导,由护理学院团总支、学院“天使青年志愿服务团”具体实施。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将实践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强化政治功能、深化需求导向的思路,积极探索构建以紧扣“一条主线”、聚焦“两个目标”、深化“三区联动”、打造“四个品牌”为核心的“1234”志愿服务模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项目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健康助老、爱心助老、智慧助老、应急救护”四个品牌活动,着力破解学生在专业能力提升、道德素质提高、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方面的难点问题。
二、项目背景及社会问题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党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多次提及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对志愿服务作出指示,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国现有2.67亿老年人,老龄化率约为18.9%,高龄、空巢、失能老年人占比增高,全社会健康养老“焦虑感”有增无减,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成为时代命题。
项目组成员来自陕西省工商职业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作为护理专业学生,项目组成员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我国的老龄化社会贡献青春力量,于是“天使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三、项目内容
1. 常态化助老,打造助老品牌活动
项目组在陕西省常态化开展“健康助老”、“爱心助老”、“智慧助老”、“应急救护”四个品牌活动,将文化传承与“为老”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为社区居民、养老院长者进行专业志愿服务。
“健康助老”项目:开展“健康普查”、“预防三高”和“老人防跌倒”健康知识宣讲等助老活动。
“爱心助老”项目:开展老人“日间照护”、“老年保健操”推广、“文艺”演出、“剪纸、黏土画手工制作”等助老活动。
“智慧助老”项目:讲解“科普课+案例分析”,科普网络诈骗案例等;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操作技巧,教会老人使用微信发语音、发照片、视频通话、生活缴费、手机充值、网上挂号、在线预约专家等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操作。
“应急救护”项目: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术”、 “海姆立克急救术”、“创伤救护”等急救知识普及。
项目播下“扶智+扶志”的种子,为社区居民和养老院长者增加核心内驱力。思政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坚定信念的教育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
2. 党建引领,提升助老服务
项目加强党建引领在助老服务中的核心功能,以党建引领助力助老服务的水平提升。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读讲评做”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践行等,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第二,通过主题班会、专题培训会、读书报告会、专家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公民意识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第三,项目组织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各类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第四,项目将课程思政与“为老”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开拓实践育人“新视野”。将护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既能锻炼专业技能,又真正围绕养老难问题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解决社会急需,使学生在思想上“解渴”,在实践上“管用”。
3. 公益育人,双向促动
该项目将护理职业技能与“为老”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勾勒实践育人“新路径”。项目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院全国高校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优势,重点开展“健康普查”“预防三高”“老人防跌倒”“结核病防治”“口腔健康”等常见病预防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术”、“海姆立克急救术”、“创伤救护”等应急救护知识。通过实践育人“新路径”,学生实地验证了自身所学,锻炼了职业技能,提升了护理专业素养,真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校企共建、校地共建,开发实践育人
“新阵地”
学院与荣华养老集团、长安医院、宝鸡409医院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积极在实践育人“新阵地”上发挥护理专业力量。同时开展校地共建,携手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鑫泰园社区打造实践育人基地,深耕实践育人作用,让学生感悟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吸引学生服务社会、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5. 文化“为老”,发挥实践育人“新动能”
项目的“智慧助老”模块:主要通过“科普课+案例分析”,向老人科普网络诈骗预防技巧、智能手机使用操作技巧等;“爱心助老”模块,以日间爱心陪伴、文化文艺宣传为重点开展活动,团队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新动能”,为社区居民、养老院长者开展“文化宣传”“文艺演出”“日间照护”“剪纸、黏土画手工制作”“老年保健操”推广等爱心助老活动,播下“扶智+扶志”的种子,为社区居民和养老院长者增加核心内驱力。思政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坚定信念的教育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项目成效
1. 项目实施成效
四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130余次,参与志愿者1000余人、服务对象4614余人,志愿服务总时长4000小时,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服务对象反馈成效
团队在与莲湖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康源养老电子城长者屋的长期志愿帮扶中,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团队志愿者定期为老人和工作人员提供帮助,深得好评。莲湖区养老院为团队颁发了爱心证书,并向学校寄来表扬信;康源养老院也向学生志愿者颁发了志愿者证书,体现了志愿服务的积极社会效果。
志愿者们的帮助得到了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可。“爱心助老”项目在西安市莲湖养老院常态化开展以来,受到养老院一致好评,2021年,养老院向学校发来表扬信,并为志愿者团队颁发了爱心证书。
3. 志愿者管理、运行成效
志愿服务团队的组织与管理由护理与健康学院团总支负责,由学院天使青年志愿服务团具体负责学生志愿者注册和管理工作。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志愿者管理经验。
(1)招募注册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团总支在校团委指导下,每学期运用志愿汇平台进行志愿者注册登记,运用“综合素质积分”认定评价项目志愿者,在志愿汇平台发布招募信息,面向全院学生公开招募相关活动志愿者。平台设置志愿项目、志愿团体、志愿快讯、志愿者申请等板块,让有参加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登录平台进行实名登记。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招募机制,制定详细的选拔标准,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性质和学生需求,按需招募和选拔学生志愿者。
(2)平台管理
社会实践团队的组织与管理由护理学院团总支负责,由学院天使青年志愿服务团具体负责学生志愿者注册和管理工作。依托国内权威的志愿公益认证平台“志愿汇”APP,建立常态化志愿者库,储备志愿者超400人。一是利用“志愿汇”“天使青年志愿服务队”管理平台实现“招募注册、组织培训、服务管理、激励评价”四维度信息化管理;推进志愿者骨干培训、打造志愿服务宣讲团,已累计开展五期培训,培养超400名志愿服务骨干。二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1+4+N”的志愿服务矩阵,即1支“天使”志愿服务总队,4支项目分队,N个志愿服务项目。
(3)培训提升
院团总支细分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分类培训,充分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综合制定培训内容,将志愿者精神风貌、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纳入培训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志愿者工作素养。团总支充分发挥协调、监督的职能,团队工作人员跟进服务全过程,第一时间掌握、汇总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服务进度,为志愿者提供便利和相关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专业知识,高职院校应围绕三方面进行培训:基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应急培训,以提高学生志愿者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
同时,在组建天使青年志愿服务团社会实践团过程中,团学组织注意实践团队人员组成,既选有熟悉社会实践活动流程、经验丰富的高年级学生,也有未参加过社会实践、实践经历少的低年级学生,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的模式帮助低年级团队成员尽快进入角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保证了团队的人员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4)记录认证
评估工作完成后,院团总支对每名志愿者进行精准认定和激励。根据工作时长,进行线上线下双重认定:借助“综合素质积分”评价体系,发放志愿服务学时,并开具志愿服务证明。同时,建立“志愿者白名单”机制,客观记录志愿服务中表现优异者,将参加“天使为老”活动的表现情况作为“综合素质积分—志愿服务项目积分”发放和评选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的首要标准。
五、机构简介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天使”青年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19年7月,受校团委、护理与健康学院党总支领导,由护理与健康学院团总支指导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团队现有固定志愿者402人,流动志愿者400余人,其中,注册红十字志愿者40名。党员16人,团员245人。团队成立以来,志愿者团队每年吸引近千人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本着“立足校园发展,面向社会奉献”的宗旨,充分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和社会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
2023年,团队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红气球”挑战赛西安季的志愿服务,受到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报道;团队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口腔健康”和“中医药”志愿宣讲团,活动曾受到中国青年网、中国禁毒、三秦学子陕西学联、西安发布、中青网等十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团队开展的“天使为老”志愿服务项目成功获批2023年陕西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团队常态化开展“健康宣讲”、“爱心助老”、“文化文艺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等,不断带领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服务社会,传播志愿服务精神,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六、项目荣誉、奖项
·“天使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在2024年陕西省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优秀奖。
·“天使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在2024年陕西省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优秀奖。
·团队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口腔健康”“中医药文化”志愿宣讲项目获全国优秀宣讲团队;
·2021年,团队获西安市莲湖养老服务中心表扬信及颁发给志愿者的爱心证书;
·2023年,团队获西安市雁塔区康源养老集团颁发给志愿者的爱心证书;
·2023年,团队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陕西省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发来的感谢信。

应救知识普及助老活动

老人集体生日会爱心助老活动

“三八”妇女节爱心助老活动

爱心助老--华城社区养老便民集市为老服务活动

健康助老--中医药文化宣讲进社区